他用生命托举农民致富梦
作者:     日期: 2020-07-07    浏览量: 196

      翻开糜林的工作日记,最后一页记录着这样的内容:“1月2日,杜家山指导梨、葡萄修剪,春城老唐处指导梨修剪;1月3日上午赵健、小窦处指导……”每一天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每篇日记,都真实记录着镇江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原主任糜林33年来在田间地头风里来雨里去的风尘仆仆与坚实足迹,更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扎根大地,为农民奉献一生的真挚情怀。

      农民心中的“定海神针”

      糜林的床头,放着一沓日文版果树栽培类专业书籍。女儿糜蓉说,父亲研究最新果树种植技术达到痴迷的程度,回家再晚,临睡前他都要读上几页。在日本农文协电子图书馆,糜林至今仍保持着一项纪录——日本本土外专家访问阅读量第一名。

      上个世纪80年代,糜林发现,镇江的地理条件与日本类似,且水果种植技术有着良好的积淀。于是,糜林每天收听1小时收音机节目自学日语,学习日本栽培技术。1995年,他前往日本研修,扎扎实实学了一年。糜林常说:“日本的品种技术,不能原版原套拿过来就给农民用。我们要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先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拿给农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减少损失。”

      2006年,果农汪金海准备种40亩桃林,计划在正月初七种苗。正月初五,他就接到糜林的电话,“小汪,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啊?”“工人都找好了没?”“地整的怎么样啦?”……一个个关心的问题让汪金海心里暖暖的。

      正月初七,汪金海来到农科院起苗,刚到就见到了糜林的身影,这让他十分惊讶,要知道那时候农科院是正月十二正式上班。起完苗已是上午10点多,汪金海想请糜林去指导,却怎么也开不了口,“糜主任在放假的时候还来陪我起苗,叮嘱我注意事项,再让他陪我去果园有些过分了。”没想到糜林看他神色犹豫,大手一挥说,“走,我陪你一起去看看!”

      “一定要按照4x4的规格种。”“垄高还要再加高一点儿。”……在地里,糜林一边讲解,一边用手比划,忙到中午12点,他婉拒了汪金海留下吃饭的邀请回家了。

      哪里穷就去哪里

      父亲离世这几个月,糜蓉总会翻看父亲留下的照片。“原来,爸爸年轻时也是位爱打篮球、意气风发、皮肤白皙的少年。”不知从何时起,糜蓉发现父亲矮了、黑了,头发越来越少了,一口牙掉了半口……    (下转4版)

      (上接1版)“你们要多到果园里跑跑,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心里有数,才能更好地指导帮助农民。”糜林常说。在果树研究室年纪最小的杨勇印象中,糜林不是在田间就是在农户家指导。他总对年轻人说:“要多看资料,多学知识,然后到地里去试验,理论实践结合。不要小看田间生产试验,很多创新就来自田间地头的细心观察。”

      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能少。这些年,哪里穷糜林就往哪里跑,贵州沿河县、新疆克州、重庆万州等贫困地区都留下他的足迹。

      2018年和2019年,糜林两次前往克州指导葡萄种植技术,“虽然接触的时间只有两次,但是他却是我们农业工作者的偶像。”克州林草局林木种苗站副站长帕尔哈提说,糜林的知识储备量惊人,不管是剪枝、施肥、病虫害防治还是日常园区管理,他都说得头头是道,在大家眼里,他就是个全能的果树种植专家。当知道糜林每年还会安排时间去日本学习先进知识时,帕尔哈提更惊讶了,他就像一个海绵不断地吸收水分,只为更好地滋养农民。

      “糜主任做事务实、认真,记得他第一次来到克州已是下午7点(克州这个时候太阳还没落山)。”帕尔哈提说,他心里想着,糜主任平时这个时候应该准备休息了,就建议他休息一下,没想到糜林拒绝了,匆匆扒了两口饭就要去葡萄园考察。当天他们跑了3个葡萄园,糜林在每一处都仔细查看果树生长情况,记录葡萄园管理上的缺陷。工作结束后已经是晚上9点。第二天技术培训现场,糜林就结合前一天看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实地指导。

      “现在我们葡萄园的种植情况已经改善了不少,再多的感谢也没用了,如果能再见到他,我只想对他说一句:您辛苦了!”

      荣誉总是让给年轻人

      这些年来,糜林牵头完成的科研成果很多,但获得的荣誉却不多。他总说,“年轻人评职称更需要第一署名和评优评先,我能给农民带来效益就行。”于是,糜林总是把集体研究成果和申报表彰机会让给团队其他成员。仅在江苏,糜林就培养出全国劳模2名、省劳模3名、市级劳模36名。

      “他总说,就怕我们不好好学,只要想学,没有条件他也要创造条件让我们学。”糜林助手万春雁说,在工作中只要请教糜林问题,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科研的道路上,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才能获得成功。”这是糜林对同事刘吉祥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在刘吉祥眼里,糜林身上一直有一股拼命钻研的劲儿。

      同事王辉琼记得,在一次扶贫活动中,糜林曾表示,“‘输血’不如‘造血’,扶贫一定要扶智。科技致富,不能光靠一个人的力量, 要把大家都培养成果树专家。”

      没上过一天正规农技学校、当了几十年裁缝的朱春喜是糜林的大徒弟,跟着糜林在地里“摸爬滚打”20多年。他种了30亩的梨,每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日子蒸蒸日上。朱春喜记得师父的一句箴言——“要想果树种得比别人好,就要不停试验、不断创新。”

      为了将科学有效的信息记录下来,2001年起,糜林着手将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编写成册。“细到一根枝条要留有多少片叶子合适,他都叫我们挨个数清楚。”朱春喜说,那两年,梨树的发芽期、成长期、结果期,糜林就跟数叶片这件事干上了,常在田里一蹲就是一下午。2004年9月,历时3年,一本2万多字的《果树栽培指南》出炉,首批印刷的100多册全部免费送给果农。

      白兔镇龙山村村民李斌说:“糜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更多的还有他不求回报、一丝不苟的品质。”

      “耗尽毕生所学,让农民富,诚心诚意为农民服务。”是糜林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初心。在糜林的入党申请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为科技兴农发光放热。”33年来,糜林无怨无悔扎根农村,全心全意服务农民,辛勤耕耘、忘我工作,始终践行着爱农、为农、兴农的誓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    

王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