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蜀镇“大喇叭”为农民传递“好声音”
作者:     日期: 2015-10-29    浏览量: 198
  “各位村民,接到镇政府通知,近日全镇将开展卫生环境大检查行动。请大家监督配合村保洁人员,做好村主干路两侧卫生清扫工作。”秋后的早晨,下蜀镇祝里村里除了飘荡着农民们热情的招呼声、牛羊高亢的拉歌声,还多添了一种久违的喇叭声。目前,下蜀镇祝里行政村已有6个自然村安装了大喇叭,月底,该行政村23个自然村将全部安装大喇叭。

  “这东西几十年不见了,现在的娃娃都不觉得新奇,我们小时候村里喇叭还没响,电线杆下就围着一群孩子了。”村民林正兰指着村口电线杆上的大喇叭告诉笔者。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大喇叭承载了一代人沉甸甸的回忆。那时家家户户的喇叭是村民知晓外界的唯一快捷渠道,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农村大喇叭又赋予了其新内涵:政府的“传声筒”。村里部分老人不识字,有些政策文件贴在公告栏里他们也不一定能看懂,自从安装了大喇叭后,不但得到了这些老人的欢迎,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仕兴珍告诉笔者:“现在一些老爷们只要喇叭一响就不去打牌了,比妇女跳广场舞还有热情。”大喇叭工程的“涅  ”催生了一批忠实的农民“喇叭粉”,既丰富了基层农民的文化生活,又能指导农业生产。可以说,大喇叭传递的“好声音”能真正解决政策文件“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诞生至今,祝里村时刻谨记:大喇叭一定要为民服务发挥实效。目前该村大喇叭所有节目都是村委会工作人员根据农村需要设置的,包括农业、法律政策法规宣传、传统音乐等众多“接地气”的栏目。今年4月份秸秆禁烧期间,村会计算账时,费用支出变小了,禁不住感慨:这一季宣传费用省了足足5000元。据祝里村村书记吴宗新介绍,有了大喇叭后,就不用再派宣传车各地跑了,电脑监控室里直接点下宣传录音,方便省钱。

  大喇叭陪伴村民经过了近300个日日夜夜,特别是突发紧急情况时,启动紧急播报功能,一秒钟就能覆盖全村,全方位监控+大喇叭的组合,给村里治安工作“戴”上了一个安全的防护罩。另外,为了防止出现喇叭“沉睡”现象,该村制定了“定人、定房、定职”三定制度,由一名村干部专职负责播放。

  大喇叭工程是继“村村通”工程之后又一项增进人民福祉的务实举措。目前下蜀镇积极筹划,力争将大喇叭工程在全镇另外9个行政村全面推广,同时结合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让科技离农民更近,让农业工作更科学,让农村信息更加畅通,真正实现“村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