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街道首届微电影节接地气获点赞
作者:     日期: 2015-12-29    浏览量: 202
  社区是一个城市的细胞,是人们评判一个城市文明和谐程度的标尺之一,而建设最美社区,文化熏陶是重要手段,居民和谐是核心目的。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下城市经济高速发展,邻里关系淡陌的情况下,怎样的创新举措才能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全民素质?句容崇明街道“幸福瞬间、感动句容”睦邻微电影节之微视频大赛活动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谋划思路 搭建平台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缩短邻里间的距离,消除邻里间的陌生,增强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句容崇明街道思量能否通过举办居民参与的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和邻里聚在一起,从相识、相知到相助,寻找自己身边的幸福瞬间,让一股股睦邻暖流荡漾在市民心中。考虑目前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电影得以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微电影,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能否借助微电影这种新兴艺术表现形式,在新环境、新技术下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区和谐?因此,2015年6月,第一届“幸福瞬间、感动句容”睦邻微电影节应运而生,拉开了序幕。为提高微电影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崇明街道对活动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

  身边人事 倍感亲切

  以往,社区宣传主要以发放资料、画廊展示为主,方式单一,而微电影简单的剧情、简洁的语言、简短的时间,只集中表现一个主题、一个思想或一段情感,与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相匹配。大赛则要求参赛者以“幸福瞬间,感动句容”为主题,旨在挖掘句容优秀文化传统底蕴,发现感动句容的人和事,通过个性化的视角、微拍等手法,制作“小城睦邻故事”等影视作品,展示感动句容的故事,展现句容人民的精神风貌。比如《一位耄耋老人的平凡一天》是一部令人内心为之一震的佳作,记录了95岁高龄老人吴素英每天坚持义务打扫楼道、帮邻里缝补衣服的故事。创作者王娇是该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平时与吴奶奶的接触中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最终促成这部积极向上、和睦邻里短片的诞生。而《雁叔的一天》真实记录了赤山湖畔养雁人阙秀锦的平凡故事,他勤劳、朴实与晚霞、晨曦中鸿雁飞鸣在赤山湖畔相映成趣,坚持不懈的逐梦人令人肃然起敬。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社区居民,促使大家从身边榜样学起,对弘扬文明新风,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起到积极作用。

  内容虽短 有理有节

  每部微电影一般时间不长,有的甚至只有几分钟,从一个小角度、从一件小事入手,以小见大,入情入理。开场往往着眼于生活中比较细小的方面,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引申到深刻的内涵。微电影新颖的立意,鲜活的内容,无疑是抓住老百姓眼球的重要方面,而其深刻的内涵和背后所暗藏的文化,大多数都出现在片尾处,犹如相声的“抖包袱”。如一等奖作品《进城》,讲述了农民工李发财进城务工的故事。初进城时,他蛮横、不讲文明,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陷入生活绝境;一番醒悟后,换位思考、谦和助人的态度最终助他成功。创作者曹煜所说:“我是一个城管人,随着城区面积越来越大,更多人进了城,但是习惯、思维还未完全融入,对正常的城市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理解。”这一灵感源于日常工作,她希望以微电影的形式来呼唤全民素质的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壮大。在街头店铺、环卫工、同事朋友齐心协力帮助下,经过1个多月的拍摄,作品大功告成,单是网站即获数万投票,观众反响强烈。接触电影三十多年的专家肖教授说:用这种微电影的方式促进社区和谐在全国是首创,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而以自己熟悉的城市、身边涌现出的优秀人物为素材,感染力、鼓舞性不言而喻。

  内容精彩 效应叠加

  微电影节为大家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身边的好人好事入情入理,极易让百姓产生共鸣。通过微拍等手法,制作“小城睦邻故事”影视作品,展现丰富、自由、理性的个性化视角、独特的善意、创意和感恩思维,展示句容范围内百姓感动、震撼和幸福的故事, 把舞台搭在社区中,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大餐”。活动期间共收到作品200多部,从中选取了60部好的作品,在街道网站、微信上进行播放,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积极运用“互联网+文体”模式,有效弘扬优秀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全民素质。本次微电影大赛上场参演群众达到1万人次。“微观”下的句容,有着这样一幅幅画面让人温馨倍至。退伍军人王德华20年如一日服务好庄稼人的“琐碎事”、“张老师,你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残疾创业青年》等题材影片感人至深、激人奋进……

  崇明街道举办的睦邻微电影节以其广泛的受众群体、创新的运行模式、正在成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载体、文化惠民的新品牌、宣传工作的新阵地。江苏文明网、光明网、《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都给予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