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推进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作者:     日期: 2024-04-07    浏览量: 370

      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如何在尊重传统习俗的前提下做到安全、文明祭扫?作为苏南抗日战场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市充分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在广泛开展党性教育暨清明祭扫活动,赓续精神血脉的同时,想办法、优服务,积极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代祭代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有效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让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革命情怀

 

      清明时节雨,最忆忠烈魂。2日上午,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一行来到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句容茅山,开展英烈祭扫活动,通过追寻红色足迹,深切缅怀烈士的丰功伟业,表达深切哀思和景仰之情,让烈士精神融入一代代江苏儿女的血脉之中。

      雨中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广场庄严肃穆,当天上午10时,仪式正式开始,来自省、镇江市、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及我市部分党员群众代表队列整齐,面向纪念碑肃穆而立,向烈士英灵致敬,共同追忆烈士生前英雄事迹,从英烈精神中汲取伟大力量,把英烈精神转化成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的实际行动,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

      让英烈长眠安息。根据上级部署,我市从3月下旬持续至5月中旬,通过线上祭扫平台开展“云祭扫”等活动,深入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浓厚氛围。线下,重点组织开展群众性纪念缅怀活动,与党日活动、团队日活动、“红领巾讲解员”实践等紧密结合,重温英烈事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移风易俗“小切口” 清明祭扫别样情

 

      2日,细雨纷纷,白兔镇古隍村的青年党员到该镇生态人文纪念园,缅怀安葬在这里的革命烈士。走进生态人文纪念园,步行大道、文化长廊,处处传递着“百善孝为先”“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理念。园区内青山叠翠、松木成行、小桥流水,全园绿化率超过80%,自然美景与人文美景交相辉映。

      “您好,您可以用带来的纸钱免费置换鲜花,以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式祭奠先人。”公墓入口处放满鲜花,古隍村的志愿者正向大家发放鲜花,倡议文明祭祀。

      胡和平是从外地返乡村民,一大早,他就带着纸钱和一家老小来祭奠先人。在听了志愿者的介绍和倡导后,他用带的纸钱换了10支鲜花。“用鲜花祭扫确实比烧纸钱要好,不仅携带方便还绿色环保,我们都应该积极支持响应。”胡和平说道。

      “纸钱换鲜花”是我市移风易俗“小切口”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以古隍村生态人文纪念园为例,通过改造低效林,嵌入殡葬设施,实现林地生态葬复合利用,从而既保证了村民最关心的“祭祀根基”,又还给村民绿水青山。纪念园建成后,古隍村通过代祭扫、鲜花换纸钱等活动不断推动文明祭祀更加深入人心。

 

大手拉小手 赓续血脉传薪火

 

      青山埋忠骨,翠柏勉英魂。我市组织全市中小学生,依托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市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在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

      1日上午,市文明办、教育局、团市委组织道德典型、文明家庭、中小学生在市烈士陵园开展祭扫革命英烈活动。

      活动中,少先队员向烈士肃立默哀、敬献花圈,向革命英烈表达深切的哀思,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聆听烈属郭常根讲述郭纲琳烈士的英雄事迹。句容市“新时代好少年”丁欣怡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一定要努力成长为担当新时代,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外,3月30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5名师生与20名儿童“大手拉小手”,前往天王镇白沙惨案纪念碑前共祭英烈。庄严的纪念碑前,团徽闪耀,红领巾随风飘扬。学生党员的一堂微团课,带领大家“穿越”回硝烟弥漫的战场,在斑驳的时光里,让人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

      缅怀英烈寄哀思,赓续血脉传薪火,大学生带领小朋友认真写下对革命英烈的哀思和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深深祝福。“又是一年清明时,从未忘记,万里锦绣是你们曾守护过的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