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现代农业 引领农民致富
作者:     日期: 2015-05-27    浏览量: 314

——记原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亚夫

2013年11月20日  人民日报  内参

  

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农村,有一句话被当地农民传了20多年:“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50多年来,赵亚夫始终把“三农”放在心头,亲手培养了一大批致富能手、典型。赵亚夫用他的实践书写着传奇,也兑现着对农民的承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卖,实现农民富。

赵亚夫1941年出生,1961年参加工作。原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赵亚夫勤于探索、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断总结“三农”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袤的田野上播撒着无边大爱,在火热的实践中挥洒着人生情怀。

扎根农村、坚定不移,把服务“三农”作为永恒的追求

2001年,赵亚夫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职位退下后,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他以镇市原来最贫困的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为试验区,成立全省第一家社区有机农业合作社——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

担任合作社顾问期间,他带领农民由一家一户零散生产经营向规模集约转变,通过不同层次的生态保护和农业有机化改造,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用量下降了70%,戴庄试验区实现了植物、动物、微生物循环生产,生态系统显著修复。860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l2500元,是l0年前的4倍以上。

如今的戴庄村,有机农业面积已达8000多亩,目前岗坡地300亩有机桃园行间套种牧草,常年放牧鸡、鹅,年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3000亩有机水田收获前混播红花草和黑麦草种子,秋冬及春季二批次在田间放牧鹅群,亩收入2500元以上。戴庄循环农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还使之成为江苏省有机农业的样板村。2010年,庄村有机农业示范园被国家环保部评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

赵亚夫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他要带领更多的农民群众共同富裕。2011年,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前提下,赵亚夫主持制定了《2011--2015年戴庄村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提出进一步发展有机农业,丰富生物多样性。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同步实现农业高效、粮食安全、农民大幅度增收,使全村农民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

 “要学习能让农民致富的新技术”——几十年来,赵亚夫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82年,赵亚夫被派往日本爱知县学习稻麦种植技术。学习期间偶然一个机会,他吃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颗草莓,觉得非常好吃。他说:“我当时就想,镇江句容的地理条件适合种草莓,要是农民种这个东西肯定能赚钱。”回国后,他经过艰苦摸索、克服种种难,终于实现草莓在当地的种植成功,亩均效益达l000多元,超过麦子的两倍。3年后,句容的草莓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种植草莓的农户纷纷致富,修建楼房。句容茅山老区农村最早的一批楼房甚至被称为“草莓楼”。

近年来,赵亚夫先后引进推广了葡萄、桃、梨、茶叶、桑果、有机大米等数十种新品种,形成绵延30多公里的苏南新兴果品产业带。他的成功实践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让农民重新建立了对土地的信心。

一心为民、致富百姓,永远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农民家庭出身的赵亚夫曾许下誓言,“要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2001年以来,赵亚夫坚持深入戴庄村的田间地头,农忙季节一天不落,遇到恶劣天气也随喊随到。有一年的大雨天,农民彭玉和家的桃子生病,他犹豫半天还是拨通了赵老的电话。此时的赵亚夫腰椎间盘突出病发作躺在床上,接到电话后立即驱车冒着大雨赶往彭玉和的桃园。彭玉和说:“当时我看到车门开了半天没见他下来,走近才发现原来赵老已经疼得下不来车了。”在彭玉和与司机的搀扶下,赵亚夫才勉强走下来。在赵亚夫的帮助下,如今彭玉和已成为种桃能手,从起初的3亩桃子发展到60亩,年收入近50万元。

随着戴庄高效农业规模迅速扩大,销售成为合作社发展的一道瓶颈。为让农民种得出来、卖得出去,赵亚夫东奔西走,考察市场,联系客户。托熟人找关系,千方百计为农产品寻找销路。第一批越光大米上市时,赵亚夫和农民一起带着电饭锅和大米在镇江的一个小区门口摆摊,现场将煮好的有机大米饭请市民品尝,宣传越光大米。

去年,赵亚夫又协同友人创办了农民特产信息网,担任总顾问,开辟网上销售渠道。如今,越光大米已经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市场,与日本有机米相媲美,有机桃也被认证为江苏省名牌农产品,有机蔬莱、生态猪、有机蛋、畜禽等农产品在市场上也十分畅销。

赵亚夫的手机里存有l00多个农民的电话号码,农民们都知道,他的手机号码是24小时“服务热线”。赵亚夫放弃许多休假和休息时间,查阅大量科技书籍,编写多达百万字的农民科普读物,每年免费为农民开设辅导课100多场,培训农民达30万人次。大年初一编写简报,初三送到农民手里。镇江市人大为赵亚夫配的一辆专车在两年时间竟然跑了11万多公里。

赵亚夫念念不忘贫困户。到戴庄几后,他发现有些农户始终不参加合作社,仔细了解才知道是一些特殊贫困户。60岁的村民范淑英单身一人生活困难,赵亚夫与合作社专门商量主动吸收她为社员,帮她种植有机稻,又亲自教她养羊的方法,一年下来收入近万元。范淑英日子好过了,逢人就讲,“是赵亚夫救了她”。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在戴庄合作社拿一分钱

多年来,赵亚夫帮助上百万民脱贫致富,却从没收农民一分钱,而他推广项目还经常自腰包。

2012年3月无锡一家农业公司多次联系赵亚夫,提出每年支付30万元年薪,请他进行技术指导。后来赵亚夫委托戴庄村支部书记李家斌与这公司商谈说赵同意做技顾问,不收取年薪,但希望由这家公司每年代戴庄有机专业合作社10万斤越光米。最后合同就这么签下来了。

问,赵亚夫是不是戴庄有什么股份呢?结果发现,戴庄有机合作社都是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代销谁家的产品、销售之后的利润就归谁,根本没有其他的股份和可供分的钱物

赵亚夫不仅在戴庄不拿一分钱,每年还要自己拿出不少钱给农民送礼。据戴庄村支部书记李斌介绍,这10年来赵主任每年年初三要给一些农户拜年 2008年夫将江苏省政府颁发给他的30万科技兴农模范奖金,大部分以现金或购买合作社有机大米的方式,分发给了农科、戴庄村的村部、镇江市人大等许多为戴庄有机生态建设作出贡献的人。

赵亚夫潜心做事、本色做人,以人格力量树立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近年来,他先后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领导干部、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农业科技先工作者、中央电视台7套年度‘三’人物”、江苏省科技兴农模范、全国老区开发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誉称号。

赵亚夫直认为,知识分子一般有两条,一条是顶天,搞发创造,另一条是立地,扎根农村解决农民的难题赵亚夫说,这一生就让我选择“立地为帮助农民致富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