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闯出转型升级路径 ​开发区聚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新城
作者:     日期: 2019-08-24    浏览量: 147

      一根火柴棒大小的半导体显示驱动芯片,单颗价值1美元,每片晶圆可做出3000-4000颗芯片,产值将达到3000-4000美元。“芝麻开门”——8月15日上午9点多钟,随着一声脆嫩的童声响起,记者跟着一台1.5米高的白色机器人,走进开发区壹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领略他们的“绝技”。

       “壹度科技依靠多项专利技术,致力于做行业领跑者,打造半导体芯城。”壹度科技副总裁闫文军介绍,壹度科技的星光级摄像机在不使用红外补光情况下,在夜晚可清晰捕捉彩色图像,颠覆传统红外摄像机在夜间图像变成黑白的尴尬局面。

       壹度光电半导体芯片项目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列为2019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其中的金凸块(Gold Bumping)工艺是国内企业中涉及该工艺唯一的内资民营企业,也是国内半导体芯片加工能做到全制程生产的企业。目前从事半导体生产加工的台资企业只专注做其中一段工序,每道工序转入下一个工序,都要充氮气真空包装后运输,在壹度科技全制程生产后,不仅节省了包装运输成本,产品质量也更加有保障。

      壹度科技去年“下乡”,入驻开发区,盘活闲置厂房,对原有厂房进行改造,迅速投入生产,目前半导体、模切等产品车间已竣工投产,待园区所有厂房建成正常运行后可实现年产值45亿元。

      “智造”提升企业竞争力,既打造“大象军团”,也打造“蚂蚁雄兵”

      激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又一重大发明。这些“快刀准尺”如何铸造,走进开发区的维力安智能科技,你能看到最直观的答案。

      在维力安智能科技公司,大型吊装设备有序起落,装配调试工程师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组装、调试各类机器人。凭借先进的智能3D激光加工技术,创立短短3年,维力安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也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应用之门,正在成为园区用高端“智”造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

      生产车间内,一台刚组装完工的深蓝色激光机器人的机器臂前端的激光头发出耀眼蓝光,灵巧地在复合材料工件上腾挪游转,一道精细的切口瞬间形成。“以前的工艺加工大都是靠人工加工,费时费力,尺寸精度把握也不准。现在激光切割,尺寸把握得更准确,而且更节省时间。”公司工程师韩锐说,“作为全球领先的集机器人智能激光加工、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独特的柔性切割技术还解决了传统加工的瓶颈问题,开创了非金属、复合材料等三维柔性加工新领域。”

      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维力安先后开发了国内首台旗舰型WJ机器人加工系统、标准型WK机器人加工系统、龙门型KMC机器人加工中心等产品,突破了传统加工工艺的“瓶颈”,可为汽车、高铁、航空、军工、家电、运动器材等领域的企业提供自动化、柔性化的激光三维加工系统解决方案,满足钢铁、合金、铝材等金属材料及玻璃纤维、碳纤维等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三维柔性化加工需求。

      目前,公司拥有高功率CO2激光器、光学镜片、激光导光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成功申报国家专利技术25项,其中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10项。

     “一线城市搞研发,三线城市搞孵化。”开发区招商局长刘思寅认为,自主研发可以让企业走在行业前列,与一线城市协同创新同样让企业竞争力十足。

      宝嵩机器人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为精加工企业研发生产机器人的专业企业,入驻开发区后,全球首创机器人工作站,已在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应用。

      在宝嵩机器人工作站展览厅,13个机器人各自站在自己的小屋里,组成一条装配流水线,只要给第一个工作站上好料,产品就能自动生产出来。宝嵩机器人执行总裁李昌介绍,这条自动化生产线250万元左右,一个工作站可以替代三个人,性价比很可观;每个工作站顶上都装有报警装置,如果出故障,远程监控室就能对症下药,第一时间替换预备工作站,这点对赶工期的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工作站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根据装配企业生产产品的不同需求,像搭积木一样,组建流水线。目前已开发300多款不同的工作站,未来将重点培育装配加工企业集成商,一条机器人工作站流水线加工多种产品。

      “7月底,台湾半导体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落户,达产后年开票销售可达20亿元以上。”开发区发力“智造”,撬动了生产方式变革,加速新旧动能转换,闯出了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目前,园区已集聚了中科物栖、高光半导体、中科视语等一批半导体项目和10多家工业机器人项目,一座智能制造产业新城正加速崛起。 

张慧君 顾 辉 吴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