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优秀奖-童晔投稿-不曾老去的影剧院
作者:     日期: 2015-08-03    浏览量: 191

不曾老去的影剧院

文/童晔

  外婆说,北大街的老屋一开始是被一片绿意萦绕着的,前面便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潮流最高端的影剧院,承载着一代句容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到夜晚,影剧院门前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经常会看到一些老戏迷或是赶时髦的青年男女,在票房门口排着长长的队。冷不丁,售票员会突然往窗外伸出一双雪白的小手,紧接着一个写着“戏票(电影票)已售完”的小木牌子被推了出来。人群就此一阵骚动,随后脸上写满了失望。

  而今,三十多年转瞬即逝,随着电视网络的日益普及,句容影剧院从正值妙龄的姑娘变成了眼花齿落的老妪,和那座破旧的老屋一起被隐在灰色的建筑里,无人问津。一起被忽略的还有那残存的树木。听说影剧院两旁的松树和香樟是早年单位栽下的,年年碧绿四季常青。附近还有些果树不知道是当年哪个住户随手种的,长势喜人,连年挂果,让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我有着强烈的依赖和渴望。小时候,我喜欢爬上老屋门前的小土坡,滚在那一丛半人高的野草里,或是抱着枣树把头昂向天空使劲地摇来摇去,那些枣子和摇碎的阳光一片一片落在我怀里。 

  后来我上了小学,一个人跑回家总会惊得门前或躺或卧的小狗一阵狂吠。影剧院的白天变得比晚上热闹,除了作为市政府开会的会场,还是各个乡镇文化站和学校文艺汇演的舞台。记得有年六一儿童节,我和小朋友抹着胭脂在台上跳着舞,台下老师和家长掌声雷动,盖过了吊在天花板上狂转的风扇声音。那时,孩子们都为能去影剧院表演而自豪。再稍大一点,我上了初中,有的果树莫名地死了,很多文艺汇演也不在影剧院集中了,连续的大雪压断了几棵香樟树,光秃秃的路旁也没有与我做伴的鸟声了。

  后来的后来,我读高中不用住在老屋了,我搬回了离市高级中学较近的学区房。星期天照例回老屋吃饭,饭桌上听见外公和外婆讨论着当天下午居委会的人带来的消息:这里要拆迁了,影剧院会搬到肖杆河那边新造好的句容文化艺术中心去。我埋头吞咽着饭菜,想到这里不久就会沦为一片废墟,心里有点堵。

  吃完饭信步逛往句容城东肖杆河畔,发现崇明公园旁边赫然矗立着句容大剧院(影视会议中心),体育训练馆(全民体育中心),图书馆和文化馆这三幢建筑,鳞次栉比的高楼在闪烁的彩灯映射下,显得恢弘而又神秘,越剧《何文秀》巨幅海报布满了大剧院的展厅。如果不是有三三两两的老戏迷进进出出,还真以为这里是实拍的大上海外景呢,外观如此现代又充满浓重的艺术氛围。

  句容大剧院有四个3D影厅,剧场能容纳1000多个座位。随着戏剧、钢琴等文化演出一场场的启动,我越发恍惚,似梦非梦,在回忆与现实间徘徊。被淹没在现代建筑丛中的老影剧院即将消失,近旁的参天香樟、松树、果树和水塘无处可依,再也找不到一棵枣树,可以摇落一地的童年时光。

  小林茶一在绯句中说:“春风呵,虽然草长得深,还是故乡呵!”尽管老屋真的老了,这里就要拆了,被我所感知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但从过去的泥泞小路到现在的大道通衢,从矮破旧的影剧院到高大上的大剧院,故乡在发展,文化在传承,传统在回归,活在记忆中的一切都不曾老去……(12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