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根植沃土 文明浸润民心
作者:     日期: 2021-07-22    浏览量: 354

       这是一座随时随地都能沐浴到公共文化阳光雨露的城市。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场景,构成了文明生动丰富的文化景致。

       这是一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让句容更文明;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句容,一座“尊上德、崇人文、勇拼搏、甘奉献”的全国文明城市,让人心向往之。

       过去五年,我市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着力繁荣文化精品创作,切实传承保护文化遗产,持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事业和产业迎来了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新局面。朝气蓬勃的文化发展让更多的百姓得到文化滋养,文明之光照耀容城,营造出直抵内心的幸福感。

       根植沃土 文化为魂浸润城市肌理

       句容西汉置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先贤云集,吴楚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在这里交织,处处人文荟萃。我市深挖城市文化特质,顺应现代价值潮流,开展文化价值系统研究及城市品牌战略规划,提炼形成“福文化”内核,制定城市LOGO、特色标识、主辅色系、应用场景等,让文化浸润城市。

       走在城市街头,一道道道路隔离栏首先映入眼帘:立柱上镌刻着融“福”“句”两字于一体的“福印”,之间连缀着“云水福纹”镂空装饰,隔板上印制着谐音“福禄”的“福地葫芦”,辅以清新靓丽的茅山青、赤水绿渐变色调。

       来到茅山景区九龙山路段,交替出现的“三色葫芦”嵌入福道上,茅山青、赤水绿、福地金、玉兰白漆画的四色标线随着黝黑的沥青路面蜿蜒远方,沿途树木繁茂、绿荫如盖,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每公里嵌入一枚福印,寓意句在福中、天天有福。365公里的句容福道,串联全市景区景点、乡村。

       “文明既体现在市民人文素养上,也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上,通过打造‘走福道,行好运’品牌,使道路基础设施实现功能性的同时,兼具教化性,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

       “改造后的新葛仙湖公园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了,让句容人的归属感更强。”在外工作的女儿每次回来,张成强都会带她来逛逛新葛仙湖公园和葛洪纪念馆。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彰显文化文明的重要载体,新葛仙湖公园呈现出‘三台三道一带八景’总体景观结构,升台、文化柱、浮雕、栈桥等各处设施充分融入句容特色文化元素,让市民在健身、游玩的同时感受到本土文化的厚重。

       文化孕育文明、文明滋养城市。句容文化品牌战略已逐步应用于市政设施、道路交通、标识标牌、绿化景观、户外广告等各个领域,产城景文深度融合正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色。

       乐享成果 文化惠民浸润民心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傍晚,在后白镇西冯村,一场文艺节目刚开演,就吸引了不少村民。

我市依托百姓大舞台,形成“村镇市”三级群众文化内容生产和选拔机制,常态化组织优秀节目跨区域“走亲”,拓展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五年来,累计开展活动1600余场次。“随着物质文明日益丰富,无论城区还是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多了,每次活动都是人山人海。”市委宣传部文化科工作人员说,“随着群众欣赏水平、参与意愿提高,我们也改变组织方式,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

       2016年,我市启动建设“百姓大舞台”,将“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作为鲜明导向,工人、农民、老者、稚童等纷纷从台下走到台上、由观众变成演员,成为文化发展的创造主体、表现主体、传承主体;2019年,乡村文艺播种计划启动,由宣传部门牵头,文化、文联等单位携手,整合公共文化机构和市内外高校、院团资源,组织专业老师与镇村文艺队伍结对,推动形成“村村有队伍、镇镇有骨干”的格局;2020年,对各类文化活动进行整合,启动福地句容文化艺术节,打造具有更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新编剧目博得满堂彩,民俗非遗也焕发新生机。“创新形式内容、融入产业发展、扶持传承人员、常态展览展示,四管齐下,让本地民俗非遗项目活起来、火起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讴歌发展新貌、弘扬文明新风、主题宣传教育等现代题材融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秦淮灯彩创作中,举办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灯会,吸引超10万观众观看。”

       郭庄二龙戏珠、宝华空竹、春城马灯阵舞、后白张家镗舞、边城腰鼓、南乡花船、唐陵蚌蚌精……如今,儿时记忆里的传统民俗节目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一年一度的句容市“一镇一民俗”汇演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不眠夜。

       以文化人 文明种子结出丰硕成果

       2020年,我市成功摘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创造了句容城市发展史上的无上荣光。如今的大街小巷,随意摆摊设点的摊贩少了,相互礼让的行人多了;乱丢垃圾的不文明现象少了,注重环境卫生的市民多了;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宴请少了,乐善好施、投身公益的人多了……

       “尊上德、崇人文、勇拼搏、甘奉献”的新时代句容精神已深深烙在每个句容人心里。

       “句容好人现象”引发国家省市媒体持续聚焦关注。从带领群众致富的全国时代楷模、优秀共产党员赵亚夫,到脚踩泥土科技兴农的中国好人糜林,全市目前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3人、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7人、中国好人8人、江苏好人23人、句容市级以上各类道德典型300余人。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奖及提名获得者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前列。

       “好人群像”的产生,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最直接的呈现。我市整合好人模范、乡镇教师、退休干部、文艺团队、专家学者等多方力量,建立“百姓名嘴宣传团”,年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近2000场次,道德讲堂总堂活动获评全省优秀讲堂案例。围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教育,我市大力构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四会”组织,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广泛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树起群众身边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过去的五年,沐浴着文化的暖阳,句容人民踏歌而行。“十四五”新征程,沿着阳光的路径,文化发展的脚步愈显昂扬。“我们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让文化这个支点撬动句容高质量发展。”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的话语里,一个芳华绽放、馨香四溢的文化句容已跃然眼前。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