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文明持续“保鲜”
作者:     日期: 2021-11-12    浏览量: 233

      全国文明城市,一块金闪闪的奖牌,一份沉甸甸的荣耀。

      市委市政府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工程”,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加以推进。锚定“满堂红”,如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让文明成为句容一道永驻的风景?

      句容人脚踏实地,满怀豪情!

      我们深刻把握文明创建项目常变表象之中蕴含的不变本质,从“长”着眼,从“常”入手,持之以恒地推动创建步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向日常性转变、城市管理向集约精细化转变、重点整治向源头治理转变,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长效机制推动“棘轮效应”

      成功不易,守功更难。

      去年,我市斩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喜悦之余,我们陷入深思:如何根治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顽疾”,跳出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弹簧现象”,并推动其向“棘轮效应”转变?

      今年1月4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表彰大会召开。市委书记潘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全市上下必须坚决摒弃“奖牌到手、创建到头”的懈怠思想,始终坚持“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视加冕为加油、把创成当启程,推动文明创建在新的起点上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迈进,让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成为句容永不褪色的名片。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唯有不断清零再出发,才能让城市文明持续“保鲜”。为此,我市在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科学规划、全力高位推进、提供法治保障等方面,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上深耕细作,全力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今年以来,我市针对停车秩序等文明城市建设领域存在的短板,展开了“微改造”提升专项行动,一大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文明城市创建过程让百姓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同时,我市持续深化“路段长”制,开展卫生清扫、清除“牛皮癣”、整治市容秩序、劝导各种车辆有序停放、劝导经营门店招牌整洁规范,监督检查沿街经营门店“门前三包”落实,劝导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机动车礼让斑马线。长效机制在落实中不断细化、实化、深化,让每一位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干劲充分激发。“文明城市建设在久不在速,须精耕细作、逐步提高、久久为功。”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科学、系统的长效机制正在句容生根、发芽,成为全体句容人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最终结出文明的累累硕果。

      “好人土壤”孕育文明高地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糜林被追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糜林女儿糜蓉到北京代为领奖。

      近年来,我市以凡人善举引领社会新风,好人广场、赵亚夫事迹馆、茅山铁军营、丁庄村葡萄架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这些“好人阵地”均在城乡核心地段,成为我市各地文明风尚“新地标”。

      从带领群众致富的全国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到脚踩泥土科技兴农的全国道德模范糜林,这些句容精神文明领域的火炬,烛照着城市,感动了人心,形成巨大的“滚雪球”效应。

      带头富民强村的“江苏好人”刘树安,今年10月科技助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刘学平入选“江苏好人”……层出不穷的道德模范,推动实现了从个体到群体、从局部到整体的文明提升,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句容现象”长盛不衰的源泉。

      截至今年11月,我市共有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2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入选江苏省道德模范,2人入选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获评江苏“时代楷模”,每年有多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江苏好人榜”,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居全省县(市、区)前列,带动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为把“一福地四名城”美好愿景演绎成现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多年来,我市广泛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弘扬句容“好人现象”。目前,全市道德讲堂建设形成市、县、乡镇、村全覆盖,行业、单位、学校、社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铸就了向上向善的价值引领之魂。

      创建为民激发“动力之源”

      华阳西路道路两旁楼宇的立面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道路改造让我们出行更方便,现在的立面改造,又让我们的城市更加靓丽。”市民许忠发表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将创建为民作为出发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以深学促实干,深入开展“一人一重点、领办解难题”实践活动,服务惠民生、帮企解难题。

      帮民难、解民忧、纾民困,最根本的就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我市铺设解社情民意的“高速路”,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直通车”,党员领导干部主动“走下去”,让社情民意“浮上来”。积极畅通“线上+线下”意见收集渠道,线上依托句容发布“微问答”、句容市融媒体中心“啄木鸟在行动”、市政府热线12345等平台广泛收集“指尖上的民情民意”,线下坚持“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采取个别访谈、专题座谈等形式,邀请群众“挑刺”,开门“求谏”。

      针对群众生活中的“愁”事,我市各部门取长补短、联合办公,从细微处着手,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近期,崇明街道、郭庄镇主动联合市水务集团,分别解决了义台街社区柴巷的铸造厂老宿舍楼用水问题和金星村供水改造的难题,让群众喝上了“幸福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市始终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不断扩大服务群体,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尤其是针对群众生活中的“急”事,地方政府把“等群众上门”变成“送服务上门”,获得群众点赞。立秋以后,茅山镇丁庄万亩葡萄合作联社的2万亩葡萄迎来了上市季,因突发疫情导致交通受阻,几万吨的葡萄面临滞销。茅山镇党委政府主动帮扶合作联社,急葡农之所急,出台“疫情期间助力葡萄销售”12项举措,不仅帮助葡农渡过了难关,而且实现了葡萄的丰产增收。

      针对群众生活中期待解决的“盼”事,我市积极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敢于接“最烫手的山芋”、挑“最沉重的担子”,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民生问题,全力实现“想到位、说到位、做到位、结果到位”。集中式便民充电站让社区居民告别“飞线”充电,新建“口袋公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万家河由昔日的“龙须沟”变身今日的“景观河”……市民每天都能感受到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

      擂响战鼓又一年,吹响号角再出发。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久久为功的“耐力比拼”,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在守望文明的追梦路上,句容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王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