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句容》序
作者:     日期: 2015-09-28    浏览量: 209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挖掘和整理先人的优秀作品,以文化人,古为今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市政协组织专题编写组,遍览历代县志、山志、湖志,对前人咏叹句容的诗文整理归纳、补充修订,历时数载,采之浩繁,几易其稿,终成卷帙,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精美的《诗韵句容》。该书是对句容历史的传承、文化的写照,其付梓出版无疑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故昌桂主席嘱我撰写一篇“兼具文采和思想”的序言时,虽感惶恐,却也觉得未尝不是另一个视角看句容的难得机会,索性恭敬不如从命。

  大美煌煌,或记述于史志,或讴歌于诗章。诗章之立,无形式之拘泥,有内容之生动;笔触所及,或咏史,或吟胜,或济世,或匡时,或抒怀,竞宏丽于枢要,遍珠玑于字行。细览此书,体悟良多、感慨颇深。概而言之,《诗韵句容》有着三个层面的价值:其一,精神层面的力量。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历来有“以诗言志”的传统。《诗韵句容》里流淌着一股激越向上的力量。如宋代曾极所作《黄天荡》,“受金纵敌将何知,曹沫功名失此时。雁足不来貔虎散,沙头蚌鹬谩相持”。这种力量与茅山后来成为全国六大抗日根据地、华东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似乎冥冥之中自有传承。其二,历史文化的佐证。诗歌是艺术化的历史记录,陈寅恪先生曾言,“以诗入文、以诗证史”。前段时间,在《句容历史文化新探》编撰过程中,我们隐约感到句容的历史文化脉络已经邈远,有些历史传说亟待史料实证,有些文化演变的线索也需要贯接。而《诗韵句容》为我们补充了鲜活生动的历史细节,使句容的历史变得更加可亲可感,对我们进一步厘清句容的历史文化脉络,及对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思考与终极的追问,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讲,《诗韵句容》的出版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其三,经济发展的资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诗,言情传志,大抵总是离不开山水形胜的。句容山川秀美,箕距三茅绛岭,襟带九曲秦淮,徜徉在这片集林麓、峰峦、洞壑、烟霞众美于一体的土地上,不难时时处处感受到乡野的趣味、逍遥的诗情。陶弘景《答诏问梁》就描绘了茅山的美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可以说,《诗韵句容》中诸多描绘山水的佳篇诗作,不仅可以领略古时句容之美、慰藉当代人的乡愁,更为句容今后的乡村旅游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当然,观《诗韵句容》,也不无遗憾之处:文人巨擘留下的诗作略少,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名篇寥寥,句容本土的诗人也不多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值句容正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希望全市有识之士踵武前贤、骋力竭思,与时俱进、再续佳篇,弘扬我文化、光大我乡邦,予固有厚望於将来。

  是为序。